<small id="vex2e"><noframes id="vex2e"><nobr id="vex2e"></nobr>
  • 
        
        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全國

    熱門城市 |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

    華北地區(qū) |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(nèi)蒙古

    東北地區(qū) | 遼寧 吉林 黑龍江

    華東地區(qū) |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

    華中地區(qū) | 河南 湖北 湖南

    西南地區(qū) |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

    西北地區(qū) |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

    華南地區(qū) | 廣東 廣西 海南

    • 微 信
      高考

      關注高考網(wǎng)公眾號

      (www_gaokao_com)
     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

    首頁 > 高中頻道 > 示范高中資訊 > 漢語被邊緣化 語文成了高考“最后一課”?

    漢語被邊緣化 語文成了高考“最后一課”?

    2010-02-01 09:51:48北京晨報文章作者:王牧

      據(jù)1月24日《長江日報》報道,上海市同濟、華東師大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測試密集舉行,考生人數(shù)逾萬。有4所高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語文,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數(shù)學和英語兩科。據(jù)一位高校招辦老師解釋,自主招生之所以考英語不考語文,是因為英語有利于學生的學科發(fā)展,英語不好往往沒有前途。

      支持

      節(jié)約了招考成本

      語文是中華民族的母語,也是其他各學科的基礎,因此語文是我們的必修課。但是,必修課并非是必考課。譬如高校自主招生,相比普通高考具有本質(zhì)區(qū)別,主要是側重于選拔專業(yè)人才,特別是招收理科學生,就根本沒有必要考語文。這是因為,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,考試其他學科,一樣可以檢驗考生的語文能力。如數(shù)理化的部分考題,就是直接用文字回答的;特別是一些解析題,既考查了考生分析判斷問題及邏輯思維能力,又檢驗了考生用中文闡述事件的水平;就是英語考試,英譯漢等也占了試題的很大比重?梢哉f,考試其他學科,也間接考試了語文。

      由此可見,不再單獨考試語文,既避免了重復考試,節(jié)約了教育資源、特別是節(jié)約了招考成本,又減輕了考生的學業(yè)負擔及應考壓力;更重要的是,更加體現(xiàn)了高校自主招生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則。張西流

      既然招生自主

      別讓高校為難

      既然是政策和上級規(guī)定的高校自主招生權,就應該完全和充分地體現(xiàn)出高校招生的“自主性”來。如果在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過程中,上級部門干涉過多,或社會公眾干預過多,甚至被部分人的意見所左右,恐怕就不是真正的“自主”反而“被自主”。

      高校自主招生就應該有自己的側重點,也必須有著獨特的培養(yǎng)人才傾向,如果失去了自己的特色,各大學都“千人一面”,培養(yǎng)出來的學生就不是人才,而是“產(chǎn)品”,也就意味著教育的失敗。自主招生的前提就是讓各高校“自主”,只要程序是公平公正的,只要招生的考錄課目是經(jīng)過科學論證和實踐檢驗的,就應該對高校放手、放權。如果一邊高喊著破除應試教育弊端,另一方面又對“自主招生”多方掣肘,指指戳戳、說三道四,只會令高校左右為難,也背離了自主招生的本意。畢曉哲

      語文缺席

      與學科歧視無關

      很多人將如今學生人文素質(zhì)缺失的矛頭指向這些學校的招考,甚至媒體也用“學科歧視”這樣的字眼表明自己的傾向。但我以為,從自主招考學校選拔專業(yè)人才的角度上說,不考語文是招生院校根據(jù)其自身優(yōu)勢和特點做出的選擇,不等于學科歧視。退一步說,即便考了語文,也不能將語文成績與人文素質(zhì)相等同。

      首先,大學教育的任務與高中以下的基礎教育不同,大學原本就是專業(yè)及專長的教育,學校根據(jù)自身優(yōu)勢選拔出在某一方面學有專長的學生原本就無可厚非。其次,僅憑一張試卷就能測試出一個學生真正的人文素質(zhì)嗎?只能說這是把語文考試過度拔高了。最后,不考語文不等于放棄語文學習及人文素質(zhì)提高。語文及傳統(tǒng)文化的學習不僅僅是基礎教育的事情,大學更應該為學生豐富知識、提高文化底蘊提供良好的氛圍。大學期間,正是學生人生觀、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,可以說,此時是進行人文教育的最佳階段。如何給學生創(chuàng)造一種寬松的文化氛圍,讓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自覺自愿地去學習傳統(tǒng)文化、增加文化底蘊是大學教育者更應著重考慮的問題。邱巾

      反對

      何必妄自菲薄

      母語是一個民族的靈魂。因此,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不重視傳承自己的母語,法、德等國家甚至拒絕在自己的文字中夾雜英文。在法國的街道上,如果你用英語和他們說話,他們可能不理你,即使他們懂。而我們在國內(nèi)召開的學術會議有時竟然要求全部用英文發(fā)言,甚至現(xiàn)在某些國內(nèi)大學招生只考英文,這真是一種絕妙的諷刺!

      我們可以想象,在以高考為指揮棒的中國,如果在升學考試中取消語文考試意味著什么。可以毫不夸張地說,高考取消語文,初中的語文將成為“最后一課”,中考取消語文,小學的語文將是“最后一課”,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。

      現(xiàn)在英語處于強勢地位,這是事實。但越是這樣,我們越應該感到學習漢語、推廣漢語的重要性,而不是棄之不用。外語和電腦、開車一樣,只不過是一個工具,而母語卻是一個民族的靈魂,是我們的根!任何國家都不可能把外語上升到超越母語的程度,漢語作為聯(lián)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,更不應該妄自菲薄。劉昌海

      滑向了功利教育

      討論漢語重要,還是英語重要,這是個偽問題。懂英語,只是向我們打開了一扇語言窗戶,讓我們更了解世界。而漢語則是我們的根。我知道有很多居住在外國的華人,他們雖然和外國人說的是英語,但在家里,卻常常說漢語,因為他們始終記著自己是中國人。

      從實用的角度看,學好英語似乎要比學好漢語更實用些,因為對英語的要求似乎更多些;從個人的成長來看,我們強調(diào)學生學好英語也是沒有錯的,畢竟多掌握一門語言,只會有利于我們的事業(yè)發(fā)展。但片面強調(diào)英語,甚至為了強調(diào)英語而故意將漢語壓下,明顯是不正確的。

      我們的教育已經(jīng)滑向了功利教育。在功利教育的背景下,考試就是指揮棒,如果考試時不考哪一門,這一門就不會被重視。這已經(jīng)是心照不宣的教育潛規(guī)則。雖然只是自主招生不考語文,但無疑卻起著很壞的暗示作用,這種暗示會對中小學的語文教育起著很深的壞影響,會使本就很脆弱的語文意識更加脆弱,同時脆弱的還有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熱情。

     

    [標簽:高考 語文]

    分享:

    高考院校庫(挑大學·選專業(yè),一步到位。

    高考院校庫(挑大學·選專業(yè),一步到位。

    高校分數(shù)線

    專業(yè)分數(shù)線

    • 歡迎掃描二維碼
      關注高考網(wǎng)微信
      ID:gaokao_com

    • 👇掃描免費領
     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
      備考、選科和專業(yè)解讀
      關注高考網(wǎng)官方服務號